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商业频道 > “临平经验”走向复制推广: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平台
“临平经验”走向复制推广:金融“五篇大文章”实践平台
财诺大师2024-03-03【商业频道】4123884人已围观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杭州报道
2023年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一直以来,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持续加大金融资源投入,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改善服务质效。“五篇大文章”提出后,各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禀赋和能力,探索实践进一步增强支持力度、可持续性和专业化水平。
“临平经验和临平指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们突破了对金融服务的传统认知,从社会视角出发,运用数字化等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控难题,提高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可获得性,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融资难和投资难问题。”2月2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黄益平在杭州举行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专题研讨会”上表示。
上述研讨会由浙商总会金融服务委员会(下称“金服会”)、杭州市临平区人民政府主办。金服会主任、浙商银行董事长陆建强在研讨会上表示,开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是从金融实现的“最后一公里”来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临平试点”打开了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价值提升的空间,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金融最现实的场景,是数字化下金融变革的真正落地,是实现与衡量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平台。
“临平示范区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做出了初步探索并取得初步成就,值得进一步观察、深化和完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在研讨会表示。
黄益平认为,“临平模式”从“金融看金融”转向“社会看金融”,解决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与风控问题,从市场化金融服务、数字化和产业化三大方向继续深入推进“临平模式”将大有可为。
“临平经验”有哪些?
所谓“临平经验”,还需要从2022年的“临平试点”说起。
2022年1月14日,杭州市临平区携手浙江省金融顾问服务联合会,正式启动创建临平区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该示范区是贯彻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融资畅通”工程、推进“凤凰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双方围绕政府服务,建立金融决策机制;围绕企业上市,建立协调服务机制;围绕小微企业,建立融资畅通机制;推广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四大方面,合力推进综合金融服务示范区建设。
“县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开展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旨在从金融实现的‘最后一公里’来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和方法。”对于为何开展“临平试点”,陆建强在研讨会上解释称。
县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关键的单元,各类金融需求在县域里反映得最直接也最全面。然而由于过度强调营利性、弱化功能性,信息不对称、风控压力等因素,导致传统金融服务较难充分覆盖,县域金融服务往往较为薄弱。
此次研讨会上,与会人士指出,中央提出建设“五篇大文章”,这对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是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必须回答的问题。
“临平试点”两年多来的成效如何,形成了哪些“临平经验”?杭州市临平区委书记陈如根在此次研讨会表示,自示范区启动创建以来,临平携手金服会,积极探索以综合金融服务拓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新内涵,着力打造金融高质量保障三个“一号工程”的新案例,有效实现了示范区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落地,有力构建了区县一级建设示范区的“四梁八柱”,着力营造了各大金融机构各展所长的良好氛围,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性、实践性的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值了政府对金融的管理水平、企业对金融的畅享程度、群众对金融的普惠成色。
陆建强也表示,临平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3386模式”,在金融生态优化、营商环境改善、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成体系化运行、金融赋能综合运营规范的效率持续提高、企业融资成本下降、社会金融意识提升等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了解到,两年多来,临平区还构建了“政府指导+金服会赋能+金融机构广泛参与”的协同模式,为示范区建设把关定向。其中,79名金融顾问下沉一线,开展了70多场公益金融活动,组织业务培训1600人次,解决融资需求1300个、融资金融138亿元。目前,区域内新增市场主体近6000家,制造业、涉农和科技贷款同比分别增幅达24%、35%和19%。“金服宝・小微”平台累计服务企业近5500家,累计提供贷款7.4亿元,金融机构为跨境电商提供的融资利率从5%以上降至4.5%左右。
“临平将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进一步探索更加适应区县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路径,提升企业、群众对金融服务的感受度,积极助推金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为全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临平力量。”陈如根表示。
探索“临平模式”可推广性
作为一场聚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的模式创新与理论研讨会,此次会议还发布了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3386模式(简称“临平模式”)和县域综合金融生态指数(简称“临平指数”),并引发了来自金融学界、业界知名专家学者的观点碰撞。
“临平模式”,即重点围绕政府端、企业端、社会端等三大主体,创建三大工具,包括为政府构建区县金融运行质量指标体系,为企业搭建数字化“金服宝・小微”平台,为居民定制“财富管理N课”培训课程,同时聚焦政府金融风险管理痛点、企业金融服务堵点和社会金融供给难点,提出了八项具体举措,如在全国首创区县金融风险体检机制,满足企业上市、并购等金融需求的增值服务体系,打造金融赋能“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可感共富模式和一体开展投教活动、金融反诈等。据了解,该“临平模式”为第一版,且具有复制推广意义。
研讨会上,浙商总会顾问郑宇民从“信名、信事、信义、信用”四方面阐释了信用文化在金融生态中的重要性,并从建立原生的信用系统、均衡区域内资源配置、完善金融与地方依存关系等7方面,总结了“临平模式”对构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的意义。
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咨询委学术委副主任、浙江省社科联主席盛世豪对推进“临平模式”的下一步工作提出六方面建议,包括明确试点主要任务、助力引领县域产业体系优化提升、服务好中小企业、为县域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保障和完善制度机制。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义中发布了“临平指数”,该指数从金融生态主体成长性、生态服务普惠性、生态基础稳定性等五个方面测度了县域金融生态的综合发展水平,率先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健康程度评价体系,为县域综合金融生态优化提供了方向指引。
根据指数的总体测度结果来看,过去两年以来,临平金融生态实现了各类主体的不断壮大、金融服务深度的不断拓展、生态基础的不断完善、生态模式的创新提升和生态关系的持续改进,临平综合金融生态指数从2022年第一季度的102.1上升到2023年第三季度的112.8。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证券与期货研究所所长蒋岳祥指出,“临平指数”基于金融生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视角,跳出金融看金融,可以说是国内金融业不断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下阶段希望与各级地方政府、专家学者一道,共同探索‘临平模式’的可推广性、‘临平指数’的可复制性、金融工具的可迭代性,走向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为金融助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高质量的浙江探索。”陆建强表示。
Tags:
下一篇:林毅夫:推动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