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滚动新闻滚动新闻
节奏明显放缓,融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应成监管重点
财诺大师2023-09-18【滚动新闻】61218人已围观
最近几周时间,热衷于打新的投资者会发现,每周发行的新股明显少了。比如8月21日(周一)到25日,只有三只新股发行;8月28日至9月1日,发行新股数量为5只;9月4日至8日发行新股同样是5只,这也与此前每周8、9只新股发行形成鲜明的对比。个人以为,在新股发行节奏明显放缓的背景下,融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应成为监管的重点。
事实上,融资节奏放缓不仅体现在新股发行上。自8月27日证监会宣布统筹一二级市场平衡,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以来,截至9月4日,仅有2家公司IPO注册成功,新增一单可转债预案,无新增定增预案,且有4家公司停止实施定增。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最后一周,仅有2家企业获得IPO注册批文,创下年内新低。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向市场传递出IPO、再融资节奏放缓的明确信号。
如果从更长的时间周期看,变化则更为明显。比如今年上会企业仅有247家,同比下降30%;有243家新公司挂牌,同比减少11家;IPO募资规模为3055.17亿元,同比下降38.48%。近些年来,沪深股市持续低迷,在如此市场环境下,今年以来新股IPO放缓节奏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在证监会作出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后,个人以为投资者对此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近些年来沪深股市欲振乏力,长期在低位徘徊,疫情、宏观经济增速下滑等方面的影响是主要的,另一方面,新股IPO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抽血效应同样不可被忽视。以新股发行为例。此前每周新股九连发是常态,一个月只有22个交易日,而发行的新股数量往往超过30只,甚至达到36只、37只的水平。新股加速发行,毫无疑问会对市场资金面产生压力。
更何况还有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资料显示,每年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金额往往远远高于IPO融资额。虽然其中定增占据绝对的比例,二级市场直接“输血”的案例不多,但定增股份上市后,却是需要二级市场资金来承接的,这同样会对市场资金面产生压力。
此次证监会在优化IPO、再融资监管安排中指出对上市公司大额再融资要重点关注融资的必要性,个人以为其融资的合理性同样应重点监控。而且,必要性与合理性不仅要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监管重点,对于新股IPO而言亦同样如此。
一家企业发行新股,是需要从市场上融资的,但融资多少,个中却大有学问。比如新股发行时对于发行股份是有要求的,根据股本的不同或占总股本的25%,或占10%。现实案例中,不乏有发行人为满足股份发行比例“杜撰”募投项目的现象。此外,某些不差钱的企业,为了达到跻身于资本市场的目的,也“赶时髦”发行新股上市。这样企业的融资,既无必要,也不合理,还扭曲了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对于这样的企业IPO,要坚决说“不”。
上市公司再融资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不差钱启动再融资的,募资没用完启动再融资的,前次募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欲再融资的,密集启动再融资的,甚至于以各种理由或创造“条件”启动再融资的,不一而足。这些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也频频受到市场的质疑。
个人以为,要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就应重点监控发行人或上市公司融资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对不合理的融资行为说“不”,对不必要的融资行为说“不”,既能防止某些发行人或上市公司的肆意圈钱行为,也有利于缓解市场资金面的压力。而且也能进一步放缓融资节奏,并逐步提振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
推荐阅读:
中部六省十年拿出这份成绩单,政策密集发布之外还有哪些密码
皇朝家居2022年上半年亏略收窄至7380万港元 被承租人提起诉讼索赔1.36亿元
9月起这些新规将施行 事关教育、医保、出行
Tags:
最近发表
- 能科科技受益产业数字化前三季预盈1.5亿 自研产品落地云产品与服务收入半年增76%
- 多地启动新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专家预计四季度基建投资保持高增
- 征服欧美的中国跑车和PET-CT 靠制造还是设计?上海:这是一对兄弟……
- 金融拍案|这种错误也能犯?管理人用自有账户收取回款致客户720万投资部分本金收益难追回,法院一审判私募违约
- 摩根士丹利:这支科技巨头,仍有60%的上涨空间
- 首届零食节正式开幕,助力文商旅融合发展 激发消费新活力
- 多家银行存量房贷利率查询系统崩了:部分已修复
- 23一创01 : 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票面利率公告
- 2023农民丰收节·中国美丽乡村广场舞大赛(四川·船山站)成功举办
- ChatGPT可以语音交流了